top of page

■看懂心經 問答

【問題01】你所不知道的《心經》秘密?

【回答】:

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以唐代「玄奘法師」的漢譯本流通最廣,共260個字。這部極受大家喜愛的「一頁佛經」,是萃取自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》(簡稱《大般若經》)的部分經文,再加上密教「般若波羅蜜菩薩」的咒語後,濃縮成為一部極精簡的經典。

 

《心經》是擷取自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》,原本在《心經》裡,「觀自在菩薩」對佛弟子「舍利弗」所說的佛法,其實不是「觀自在菩薩」說的,而是「釋迦牟尼佛」親自直接向「舍利弗」說的。

 

那這麼說來,《心經》是不是一部「偽經」呢?

《心經》絕對不是一部「偽經」,而是一部貨真價實的「真經」。因為《心經》的經文,完全符合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》的經文內涵,而且是濃縮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》經文的精華。

 

所以,我們只能推測,某位古代的大師或高人,為了後代眾生容易背誦和流通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》的精華,所以奉請「觀自在菩薩」做為《心經》的主角,以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》的精髓,再附加「密教」的「密咒真言」,以「極短篇」的方式,完成單行本的迷你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》,也就是現在《心經》的版本。

 

【問題02】《心經》到底在說什麼?

【回答】:

要先明白「釋迦牟尼佛」到底在說什麼?你才有辦法知道《心經》到底在說什麼?

 

我們先總結一下,前面所解答的「『釋迦牟尼佛』到底在說什麼?」的重點。

 

(01)「釋迦牟尼佛」說:「奇怪啊!一切的眾生,都具備有和『如來』相同的『智慧德相(簡稱『自性』)』,但是因為有『妄想執著』,所以不能證得。」。

 

(02)「釋迦牟尼佛」說,我們的「妄想執著」是我們的第七識「末那識」所產生的。

 

(03)「唯識學」告訴我們一個原理,唯有透過「靜坐禪定」的練習,才能夠讓第七識「末那識」停止作用。一旦第七識「末那識」停止作用,我們的思想活動就停止,「妄想執著」當然就不存在。這時候,你的「如來智慧德相」,也就是「自性佛」,就顯現出來,這就是所謂的「見性成佛」。

 

(04)第七識「末那識」要能夠運作,必須要靠第六識「意識」傳遞它分析判斷後的結果,否則第七識「末那識」就停止無法運作。

 

(05)練習「靜坐禪定」的目的,就是要停止第六識「意識」的分析判斷功能,就能讓第七識「末那識」停止作用,「自性」自然顯現。

 

接下來,我們來分析《心經》的內容,我把內容分為四段來說明。

 

第一段:「觀世音菩薩」修行「般若波羅蜜多(般若智慧)」到極深的境界,所以能夠拯救人世間一切的苦難和災厄。

 

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其實就是「觀自在(觀世音)菩薩」修行的心得分享,而「般若波羅蜜多」是修行「菩薩道」六種波羅蜜的第六個修行項目。

 

這六種波羅蜜稱為「六度波羅蜜」,分別是「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」。修行「六度波羅蜜」的順序是,先修持「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」,在進到「禪定」,最後才是「般若」。

 

所以,「觀世音菩薩」修行「般若波羅蜜多(般若智慧)」,必須要有深厚的「禪定」基礎。而「禪定」的目的,就是要停止第六識「意識」的分析判斷功能,就能讓第七識「末那識」停止作用,「自性」自然顯現。

 

第二段:在「自性(空性、佛性)」的角度來看,根本沒有「五蘊」、「六根」、「六塵」、「六識」、「十二因緣」、「四聖諦」和「智慧」的存在,更沒有什麼「功德」、果位」可以得到。這些都不是真實的存在,都是因緣相互依存的生滅關係,因此和空(無常不實在)並無差別。

 

要能夠見到「自性(空性、佛性)」,必須要停止第六識「意識」的分析判斷功能,就能讓第七識「末那識」停止作用,「自性」自然顯現。

 

而一旦停止第六識「意識」的分析判斷功能,就沒有「分別對待心」,當然就沒有「五蘊」、「六根」、「六塵」、「六識」、「十二因緣」、「四聖諦」和「智慧」的存在,更沒有什麼「功德」、果位」可以得到。因為這些「好、壞」和「有、無」的相對觀念,必須要靠第六識「意識」的分析判斷功能,才能運作。

 

第三段:所有的「菩薩」和「三世諸佛」,都是依照「般若波羅蜜多」的甚深智慧,證得「無上正等正覺」,達到涅槃成佛的最高境界。

 

所有的佛、菩薩,都是依照「般若波羅蜜多」的甚深智慧,來「見性成佛」。而修行「般若波羅蜜多」,必須要有深厚的「禪定」基礎,目的就是要停止第六識「意識」的分析判斷功能,就能讓第七識「末那識」停止作用,「自性」自然顯現。

 

第四段:所以「般若波羅蜜多」是至高無上的咒語,能夠滅除一切苦,這是真實不虛假的事情。「觀世音菩薩」宣說「般若波羅蜜多」這個咒語:揭諦揭諦。波羅揭諦。波羅僧揭諦。菩提薩婆訶。

 

在《心經》經文的最後一段,有一句佛教「密教」的「咒語」︰「揭諦,揭諦,波羅揭諦,波羅僧揭諦,菩提薩婆訶。」在佛教的「顯教」經典裡,會出現「密教」的「咒語」,是很少見的事情。

 

在「密教」的「胎藏界」裡有個「持明院」,是「大日如來」的「持明使者」。「持明院」裡共有四尊「明王」和一尊「菩薩」。「明王」是佛教的護法神,屬於天界的天人,是金剛神之一。而獨尊的「菩薩」是「般若波羅蜜菩薩」,密號為「智慧金剛」,是「大日如來」的正法輪身,為天女的形象,有六臂,她的左手持梵篋,於此收納般若的真文。

 

當年,「玄奘法師」在西行印度取經的途中,經過廣闊的沙漠,遇到惡鬼和奇狀異類圍繞在他的前後,雖然「玄奘法師」持念「觀世音菩薩的聖號」,仍然不能驅散他們。後來「玄奘法師」就持誦《般若心經》,所有的惡鬼,一聽到就全部散去。往後,「玄奘法師」一遇到災難,就持誦《般若心經》,才完成取經的偉大事業。

 

而「玄奘法師」持誦《般若心經》,就是最後面的這句咒語:「揭諦揭諦,波羅揭諦,波羅僧揭諦,菩提薩婆訶。」。

 

正確的「般若波羅蜜菩薩」咒語(羅馬拼音)的梵語(印度)讀音為:

gade gade bara-gade bara-sam-gade boti-swaha

嘎諦嘎諦 巴拉嘎諦 巴拉僧嘎諦 菩提 梭哈

注意:「g」念「ㄍ」音。

 

所以,《心經》到底在說什麼?

 

《心經》在告訴我們,所有的佛、菩薩,都是依照「般若波羅蜜多」的甚深智慧,來「見性成佛」。而修行「般若波羅蜜多」,必須要有深厚的「禪定」基礎,目的就是要停止第六識「意識」的分析判斷功能,就能讓第七識「末那識」停止作用,「自性」自然顯現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