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■看懂佛經 問答

你想知道如何「看懂佛經」嗎? 請跟著你的「好奇心」往下看!

 

【問題01】「釋迦牟尼佛」到底在說什麼?

【回答】:

這是所有接觸到佛教者,共同的疑惑。大家都想「看懂佛經」和「了解佛法」。但是「佛經」看不懂,「佛法」也聽不懂,大部分的人,都覺得「佛經」太難懂。大多數的人都不知道,「釋迦牟尼佛」到底在說什麼?

 

【問題02】那要如何知道「釋迦牟尼佛」在說什麼?

【回答】:

方法就是:要深入研究「釋迦牟尼佛」在菩提樹下悟道後,所說的「第一句話」。今日佛教的創立,就是源自於這句話。」

 

【問題03】那麼「釋迦牟尼佛」悟道後,所說的「第一句話」是什麼?

【回答】:

在《指月錄》第一卷裡,記載「釋迦牟尼佛」成道的過程:

「入正『三昧』。至八日明星出時。廓然大悟。成等正覺。乃歎曰。奇哉一切眾生。具有『如來智慧德相』。但以『妄想執著』不能證得。」。

 

翻譯成白話文就是:

「釋迦牟尼佛」在菩提樹下修習「禪定」,進入「禪定」的境界,到了第八天看到明星,突然悟道成等正覺(成佛),就感嘆的說:「奇怪啊!一切的眾生,都具備有和『如來(佛)』相同的『智慧德相(簡稱『自性』)』,但是因為有『妄想執著』,所以不能證得。」。

 

【問題04】佛說「人人都有自性佛」、「眾生都有妄想執著」,這二句話很稀鬆平常,有什麼重要的呢?

【回答】:既然你常聽過這二句話,人人都有「自性佛」,只是被我們的「妄想執著」所覆蓋蒙蔽。那你有沒有想過,要用什麼方法,去除我們的「妄想執著」呢?

 

我猜想,你應該沒有想過,或者有想過,但是不知道怎麼做?對吧?

 

 

其實,要想去除我們的「妄想執著」,我們首先要了解,這個「妄想執著」是怎麼產生的?必須了解原因,才知道用什麼方法來去除。

 

【問題05】那我們的「妄想執著」是怎麼產生的呢?

【回答】:佛說,我們的「妄想執著」是我們的第七識「末那識」所產生的。

 

【問題06】第七識「末那識」是什麼?

【回答】:第七識「末那識」是我們所具備的八個「心識」之一,排行第七。這是一門佛法的學問,可以說是「佛法心理學」,稱為「唯識學」。

 

【問題07】「唯識學」是什麼?

【回答】:

「唯識學」可以說是「佛法心理學」,它的學說來自於《瑜伽師地論》。

 

《瑜伽師地論》是「日月燈明佛」親授給未來佛「彌勒佛」的佛法,「彌勒佛」是《瑜伽師地論》的專任講師。

 

根據《大唐西域記》記載,印度的「無著菩薩」修習禪定,他的靈識上昇至「兜率天」,跟從「彌勒菩薩」受學《瑜伽師地論》,並傳述後世。在漢傳的譯本中,最完善的是「玄奘法師」所翻譯的《瑜伽師地論》,「玄奘法師」西行印度取經,最重要的目的,就是要取得這本《瑜伽師地論》。

 

【問題08】可以談談「唯識學」嗎?

【回答】:

《瑜伽師地論》又稱為「唯識學」,「唯識」的「唯」,是「唯獨」的意思,有「決定」的意義。「唯獨」什麼呢?「心識」,就是指我們平常的心理活動。

 

「唯識學」說,世間的一切,唯獨是這個「心識」所變現的,「心識」是萬事萬物的主宰。「心識」清淨,就置身於清淨的世界;「心識」染汙,就置身於染汙的世界。所以我們要修道「見性成佛」,就要從淨化「心識」下手。而要淨化「心識」,就要先認識這個「心識」。

 

「唯識學」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,但是對初學者而言,他只要先學到基礎概念即可運用。

 

【問題09】那「唯識學」的基礎概念是什麼?

【回答】:

「唯識學」是佛法心理學,是一門大學問,我整理出十個基礎概念如下:

 

(1)人類的心理有八個「心識」,即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(以上合稱五識)、意識、末那識及阿賴耶識。

 

(2)人往生後,「靈魂」就脫離肉體,佛法稱為「中陰身(不是『鬼』喔!『鬼』是『中陰身』投胎到『餓鬼道』,才稱為『鬼』。)」,第八識「阿賴耶識」跟隨著「中陰身」,在「業力」的引導下,到「六道(天人道、阿修羅道、人道、畜生道、餓鬼道、地獄道」去輪迴投胎轉世。

 

(3)假如投胎到「人道」,「中陰身」會尋找有緣的男女做父母。「中陰身」和父精(精子)、母血(卵子)三者結合,才能在母親的子宮裡成為「胎兒」。成為胎兒之後,「中陰身」裡的第八識「阿賴耶識」開始運作,陸續生出七個「心識」。胎兒長出眼睛、耳朵、鼻子、舌頭、身體(以上合稱五根)之後,就生出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(以上合稱五識)。

 

(4)胎兒一出生,成為「嬰兒」。這個時候,「五根(眼睛、耳朵、鼻子、舌頭、身體)」接觸到外界的五種環境,稱為「五境(色境、聲境、香境、味境、觸境)」,就產生「五識(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)」,進而生出第六識「意識」。「五識」必定是與外境、外境接觸而後產生的。此「五識」本身單獨並不能產生任何功能,必須與第六識「意識」相結合,才能產生作用。

 

(5)第六識「意識」的功能有「尋伺、作意、判斷、記憶、決定和引發喜怒哀樂的情緒作用。只要前「五識」一起作用,第六識「意識」就跟著起作用,進行了別、思惟、作意等功能。我們的見聞覺知、思想判斷,都是以第六識「意識」為主,第六識「意識」是心理活動的綜合中心。牽引我們去受業報的,也是第六識「意識」的功能。

 

(6)第七識「末那識」是第六識「意識」的根,它又把第八識「阿賴耶識」當成「我、自己」,而牢執不捨。第七識「末那識」的作用,是經常的審慮思量,執著自我,它是一個以「自我」為中心的心識,是自私的心識,「妄想執著」就是第七識「末那識」的產物。

 

(7)第八識「阿賴耶識」的功能非常大,前面七個心識的種子,都儲存在第八識中,就像電腦的「硬碟資料庫」一樣。第八識「阿賴耶識」能把所有「業識種子」儲存下來,不論多少,永遠不會存滿,像一顆無限量的「硬碟」一樣。

 

(8)我們出生到人間,是「中陰身」帶著我們前世第八識「阿賴耶識」的「業識種子」而來。「中陰身」和父精(精子)、母血(卵子)三者結合,在母親的子宮裡成為「胎兒」。成為胎兒之後,「中陰身」裡的第八識「阿賴耶識」開始運作,陸續生出五個「心識」,即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。胎兒一出生,成為「嬰兒」,進而生出第六識「意識」和第七識「末那識」。

 

(9)我們死亡離開人間之前,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等五識先消失,接著是第六識「意識」和第七識「末那識」陸續消失,最後第八識「阿賴耶識」,伴隨著「中陰身」脫離肉體,繼續去六道輪迴,投胎轉世。

 

(10)我們出生到人間,雖然是帶著我們前世第八識「阿賴耶識」的「業識種子」而來。但是在今世,也自然會造出各種新的「業識種子」,又將新的「業識種子」儲存到第八識「阿賴耶識」裡去。第八識「阿賴耶識」到了下一世,「業識種子」成熟了,成為「果報」。我們就這樣,生生世世把「業識種子」儲存進第八識「阿賴耶識」,生生世世的果報,也從第八識「阿賴耶識」的「業識種子」顯現出來。

 

【問題10】我要如何運用「唯識學」的基礎概念,來去除「妄想執著」?

【回答】:

「妄想執著」是第七識「末那識」的產物,要去除「妄想執著」,就要讓第七識「末那識」停止作用,「自性」自然顯現。

 

【問題11】我要如何讓第七識「末那識」停止作用?

【回答】:

「唯識學」告訴我們一個原理,唯有透過「靜坐禪定」的練習,才能夠讓第七識「末那識」停止作用。一旦第七識「末那識」停止作用,我們的思想活動就停止,「妄想執著」當然就不存在。這時候,你的「如來

智慧德相」,也就是「自性」,就自然顯現出來,這就是所謂的「見性成佛」。

 

【問題12】如何透過「靜坐禪定」的練習,才能讓第七識「末那識」停止作用?

回答】:

第七識「末那識」要能夠運作,必須要靠第六識「意識」傳遞它分析判斷後的結果,否則第七識「末那識」就停止無法運作。

 

練習「靜坐禪定」的目的,就是要停止第六識「意識」的分析判斷功能,就能讓第七識「末那識」停止作用,「自性」自然顯現。

 

【問題13】如何透過「靜坐禪定」的練習,去停止第六識「意識」的分析判斷功能?

【回答】:

這個方法在我的第二本書《看懂禪機》有詳細解說。

看完我的第一本書《看懂心經》,就會明白「釋迦牟尼佛」到底在說什麼?就會「看懂佛經」。

 

看完我的第二本書《看懂禪機》,你就會懂得修道的原理和方法。

 

看完我的第三本書《看懂證道歌》,你就會知道如何修習「禪定」。

 

 

看完我的第四本書《看懂宗教》,你就清楚你適合信仰哪個宗教?

 

看完我的第五本書《看懂人生》,你就運用如何以佛法來看人生。

 

看完我的第六本書《看懂養生》,你才恍然大悟,原來「養生」只靠飲食、保健食品和運動是不夠的,還要排除寒氣、疏通經絡和長養腎氣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