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《看懂心經》試閱

第20單元  《心經》懶人包

 

(01)「般若波羅密多心經」這八個字,正確的讀法是「般若.波羅蜜多.心‧經」。

 

「般若」是梵語Prajna的音譯,唸成ㄅㄛ.ㄖㄜˇ,意思是「智慧」。

 

「波羅蜜多」是梵語Paramita的音譯,也有譯成「波羅蜜」,是「度」、「到彼岸」的意思。「般若波羅蜜多」的意思是「透過智慧到彼岸」。

 

「心」是梵語Hṛdaya的音譯,原義為心臟,與「意識心」(巴利語:Citta)不同,在此是「心髓」的意思。

 

「經」者路也,意思是「指導學佛者走上覺悟之路,並學習佛陀的言教身教。」。

 

(02)「般若(智慧)」一詞最早出現於東漢高僧支婁迦讖所譯的《道行般若經》

《道行般若經》,又名《道行般若波羅蜜經》、《摩訶般若波羅蜜道行經》、《般若道行品經》、《摩訶般若波羅蜜經》,十卷,後漢支婁迦讖譯,共三十品。收錄於《大正新修大藏經·般若部》。

 

該經為現存最早譯為漢語的般若類經典。經中主要講述各種般若波羅密教法,此外敘述受持不同方法的功德,與《小品般若波羅蜜經》、玄奘譯《大般若經》中第四分內容(《八千頌般若經》,為同本異譯。

 

(03)佛教從一世紀傳入中國後,二世紀起開始譯經,現今所見的漢譯佛典絕大部分完成於魏晉南北朝(三至六世紀)與隋、唐時期(六世紀至十世紀初),這段時期出現許多偉大的佛經譯師。其中以西域龜茲鳩摩羅什、西北印度的真諦、中國河南的玄奘法師與斯里蘭卡的不空等四位最為著名,在中國他們被稱為「四大翻譯家」,至於其他有姓名記載的佛典翻譯家尚有二百多位。在諸譯師們的努力下,總共譯出佛典2100餘種,6000餘卷。

 

(04)《心經》的譯本很多,自姚秦鳩摩羅什翻譯之後,一直到宋朝,可以查考的,一共經過十一次的漢譯工作,前後經過的時間約六百年。而現存於《大正藏》第八冊中僅見七種《心經》漢譯本,其中四譯已失傳。

 

(05)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所翻譯的《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》(西元402-412年),是《心經》最早的版本。

 

(06)現在我們一般講誦流通最廣的是,由唐朝玄奘法師所翻譯的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(西元649年),共二百六十個字。

 

(07)《心經》裡面,有2位主角,「觀自在菩薩」和「舍利子」。有些翻譯《心經》的作者,以字面上來解釋,這是錯誤的「依文解義」。

 

①「觀自在菩薩」:觀看自己內在的菩薩。

②「舍利子」:比喻為「自性」。

 

以上是錯誤的見解,正確的翻譯解釋如下:

①「觀自在菩薩」:就是「觀世音菩薩」。

②「舍利子」:是釋迦牟尼佛的大弟子「舍利弗」,號稱「智慧第一」的大阿羅漢。

 

(08)《心經》不是說給凡夫聽的。

「觀世音菩薩」為三乘開示《心經》:

①為「聲聞」開示「四聖諦」,《心經》中「無苦、集、滅、道」的空性解說,超越「四聖諦」的層面,達到「四聖諦空」的境界。

 

②為「緣覺」開示「十二因緣」,《心經》中「無無明,亦無無明盡,乃至無老、死,亦無老、死盡」的空性解說,就是說明,當沒有無明、老死的困擾,那就沒有滅卻無明與老死的需要,達到「十二因緣空」的境界。

 

③為「菩薩」開示憑藉「般若波羅蜜多」,而達無智、無得的菩薩空性境界。《心經》中「無智亦無得。以無所得故,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心無罣礙,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,遠離顛倒夢想,究竟涅槃。」的空性解說,說明「無智、無得」是菩薩的空性境界。

 

(09)認識「聲聞」、「緣覺」和「菩薩」:

①「聲聞」是指聽聞釋迦牟尼佛聲教而證悟出家弟子。

 

②「緣覺」指獨自悟道的修行者,是由觀察「十二因緣」而覺悟的聖者。

 

③「菩薩」是印度話「菩提薩埵」的簡稱,「菩提」是「覺悟」的意思;「薩埵」是「有情」的意思,「有情」是指有情愛感覺的動物。「菩薩」的意思就是「覺有情」,意思是說「菩薩」是覺悟的有情眾生,並且也能覺悟一切眾生的痛苦,同情一切眾生的痛苦,進而解救一切眾生的痛苦。菩薩乘是修習六波羅蜜多,而能自覺、覺他的聖者。所以,「菩薩」就是「上求佛道和下化眾生」的大聖人。

 

(010)唸《心經》真的可以驅邪避兇,佛經有記載,忉利天的天主帝釋天曾經念誦《心經》打敗魔王波旬;唐代的玄奘法師西行印度取經,一路上也是靠著誦持《心經》,驅除魑魅魍魎,度過重重的難關,最後完成取經的任務。

 

在《心經》經文的最後一段,有一句佛教密宗的「咒語」︰「揭諦,揭諦,波羅揭諦,波羅僧揭諦,菩提薩婆訶。」這句「咒語」的來源,出自於密宗「胎藏界」裡的「持明院」,「持明院」裡面有一尊「般若波羅蜜菩薩」,是「大日如來」的正法輪身。《心經》咒語,就是「般若波羅蜜菩薩」所傳授下來的。

 

正確的「般若波羅蜜菩薩」咒語(羅馬拼音)的印度讀音為:

gade gade bara-gade bara-sam-gade boti-swaha

嘎諦嘎諦 巴拉嘎諦 巴拉僧嘎諦 菩提 梭哈

 

注意:「g」念「ㄍ」音。

 

(11)感謝大梵天王 (四面佛)留住釋迦牟尼佛住世說法,由於「大梵天王」的外形近似佛像,因此多誤稱為「四面佛」。這是錯誤的稱呼,因為「大梵天王」是神(應該說是天人),不是佛。

 

(12)在《解深密經》中提到,釋迦牟尼佛在人間的「三轉法輪」,意思是:分三階段來演說佛法。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是屬於釋迦牟尼佛在「三轉法輪」中的「第二轉–無相法輪」時期,所演說的經典。主要的內容,是為「菩薩」層次的眾生解說,說明世間一切法皆「空無自性」,認知到煩惱、生死是可以斷除的,涅槃是不二的。

 

(13)南北朝時代南梁的智顗法師在他的著作《法華玄義》裡,提出「五時教」的理論,他把佛教所有經典的內容加以分類、解釋。從釋迦牟尼佛說法的順序,分為華嚴時、鹿苑時、方等時、般若時、法華涅槃時,名為「五時」。《般若心經》是在第四「般若時」,釋迦牟尼佛所宣說的經典。

 

(14)《心經》的原始出處,是從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》、《摩訶般若波羅蜜經》和《佛說陀羅尼集經》裡,所節錄出來的精華版本:

 

(15)原本在《心經》裡,是觀自在菩薩對佛弟子舍利弗宣說佛法。但是,在六百卷的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》裡,與《心經》幾乎完全相同的經文中,不是觀自在菩薩向舍利弗說法,而是釋迦牟尼佛親自向舍利弗說的。

 

(16)我們推測,某位古代的大師或高人,為了後代眾生容易背誦和流通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》的精華,所以奉請觀自在菩薩做為《心經》的主角,以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》的精髓,再附加密教的「密咒真言」而完成單行本的迷你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》,也就是現在《心經》的版本。

 

(17)《心經》有「原版」和「簡略版」兩種版本,在正統的佛教稱為「略本」和「廣本」。「廣本」具有「序分(序言)」、「正宗分(本文)」和「流通分(結論)」三個部分,而「略本」只有「正宗分(本文)」。

 

(18)在漢文譯本中,《心經》有兩個重要的「略本」,分別由姚秦的鳩摩羅什法師和唐代的玄奘法師所翻譯,另外還有其他五個重要的「廣本」譯本,分別是:

一、《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(739),唐代.法月重譯

二、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(790),唐代.般若共利言合譯

三、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(燉煌石室本).(856),唐代.法成譯

四、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(860),唐代.智慧輪譯

五、《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》(980),宋代.施護譯

 

(19)玄奘法師為什麼要到西方取經?因為當時玄奘法師在博覽佛教各家宗派的論典書籍時,發現各宗派對佛經的解釋說法不同。這時候,玄奘法師剛好遇到來自印度那爛陀寺的佛教學者波頗蜜多羅,聽他講說《十七地論》後,得到啟示。玄奘法師認為,他必須到印度的那爛陀寺,親自向波頗蜜多羅的師父戒賢大師學習完整的三乘學說《十七地論》,才能夠正確解釋所有佛經的內涵。於是,玄奘法師發願要到西方的天竺(即今天的印度)求法取經,他認為只有將原版的佛經,正確的翻譯出來,才能夠解開眾人對佛經內容的疑問,也才能夠讓正確的佛法,繼續在東土弘揚傳播,利益世人。

 

(20)玄奘法師和《心經》的因緣,在《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》,裡面有提到:玄奘法師在西行取經之前,在四川遇到一個病人,滿身膿瘡,惡臭不堪,衣服破爛骯髒。玄奘法師憐憫此人,特地向寺中要了些舊衣服和食物給他。病人十分感激,慚愧無以為報,就傳授《般若心經》給玄奘法師,這位病人就是觀世音菩薩。

 

(21)玄奘法師臨終時,是發願往生兜率天內院的彌勒菩薩淨土。而我們現在普遍認為人往生了,都希望去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。

 

(22)什麼是「淨土」?

所謂「淨土」就是清淨的地方,沒有染污的莊嚴世界;相對的,眾生業報所感應而成的地方,就稱為「穢土」。「淨土」是諸佛為了把「穢土」的苦海眾生,渡出生死輪迴,以自身的願力所成就的佛土。

 

(23)去「淨土」做什麼?

知道修佛道的眾生,大多在這一世無法修成佛果,而且往生後,一墮入六道輪迴,就不知道何時才有機會再繼續接觸佛道。因此,諸佛慈悲以願力各自成立國土,接引有願往生的眾生,為眾生提供理想的修道環境,並且親自教導,期望來「淨土」的眾生,能夠精進修持直到成佛。

 

所以,去「淨土」並不是大乘修持的最終目的,而只是一個「中途站」。假如把諸佛的世界比喻作「大學」,那諸佛的「淨土」,就是為了大學聯考,所設立的「補習班」。

 

在「淨土」裡的眾生,可以親自接受佛的教導,繼續修行到開悟見性;可以和許多善人一起學習修道;修行到較高的境界時,修持者會乘願再度重返人世間或者六道中,渡化眾生。

 

(24)「淨土」有多少個?

在佛經中記載,十方都有三世無量諸佛的「淨土」。而不是只有一個,大家所熟悉的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「淨土」。

 

(25)在佛經中常見的「淨土」

釋迦牟尼佛在各種大乘經典中,宣說介紹各種佛「淨土」,常見的有:

①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;

③   阿閦(ㄔㄨˋ)佛的東方妙喜世界;

③藥師佛的東方淨琉璃世界;

④彌勒佛的兜率淨土;

⑤《華嚴經》的華藏世界;

⑥《法華經》的靈山淨土;

⑦《大乘密嚴經》的密嚴淨土;

⑧《維摩詰經》的唯心淨土。

 

(26)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是諸佛淨土中,最殊勝的;而兜率淨土的彌勒佛是釋迦牟尼佛指定的繼任者,是我們末法眾生的大皈依處,和我們有密切關係。

 

假如我們用全世界的大學,來比喻西方極樂世界和兜率淨土,那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排行世界第一名的美國哈佛大學,而兜率淨土就是台灣的台灣大學。要上美國哈佛大學太難了,要讀台灣的台灣大學比較有可能。

 

(27)你一定有個疑問?那以後我往生後,該去哪一個「淨土」呢?答案是:「眾生往生,隨意所願」。就看你的因緣,你喜歡去哪個「淨土」,你就選擇你喜歡的「淨土」。

 

彌陀淨土及彌勒淨土是釋迦牟尼佛為不同根機的眾生,所宣說的法門。其實「佛法平等,無有高下」。所以,無論是彌陀淨土,還是彌勒淨土,只要眾生契合該淨土的條件,便是最理想的淨土。

 

(28)要去彌勒淨土的條件是「繫念思惟(常常想著)」三件事情:

①念兜率陀天:心中常念彌勒佛,念念不忘兜率陀天淨土。

②持佛禁戒一日至七日:平時要「諸惡莫做,眾善奉行。」

③思念十善,行十善道。

 

所謂「十善道」就是「身、口、意」三清(三個清淨項目):

①身清: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婬;

②意清:不貪欲、不瞋恚、不愚癡;

④   口清:不惡口、不綺語、不妄語、不兩舌。

 

(29)要去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的三個條件:

①生前要有「善根福德」;

②生前要持續念阿彌陀佛的佛號,有慧根的念「一日」,遲鈍的念「七日」,而且佛號要念到「一心不亂」的境界;

③臨終時,要有「心不顛倒」的境界。

 

大多數的人並不知道,請廟裡面的和尚、尼姑,這些師父們,到往生者的靈堂前誦念《佛說阿彌陀經》,是沒有用的,根本不能讓往生者去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。因為,要想去西方極樂世界,需要往生者在臨終前「親自」念阿彌陀佛的佛號,念到「一心不亂」的境界;臨終時,要「心不顛倒」;而且,在生前,還必須要有「善根福德」才可以。

 

(30)末法眾生去彌勒淨土的七個理由:

①彌勒淨土離我們人間的世界最近,在「欲界」六天中的第四層天「兜率陀天」的「內院」,「外院」是天人的住處。

 

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,距離我們非常遙遠,要往西方過十萬億個佛土,也就是「十萬億個三千大千世界」的距離,這已經是我們無法想像的遠距離。

 

②去彌勒淨土的條件,對末法眾生來講比較容易做的到。

 

③彌勒淨土的環境比較適合現代末法眾生,末世的眾生不易捨棄「五欲(指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等五種慾望)」,生到兜率陀天仍有欲樂供享受,只是在此的欲念比人間淡薄,所以不妨礙佛道的修習。在「有欲念又不妨礙修行」的淨土中,又能經常見到彌勒佛聽聞佛法,自然能夠逐漸捨棄欲念,最後達到離欲而成佛。

 

④歷代有許多彌勒淨土的信仰者,二千五百年以來,雖然彌勒淨土的信仰者逐漸遞減,但卻無礙於歷代高僧祖師的彌勒信仰。

 

⑤釋迦牟尼佛授記彌勒菩薩為「未來佛」,指定彌勒菩薩為他的接班人。彌勒菩薩未來將在娑婆世界降生成佛,成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,所以我們都要皈依彌勒佛。

 

⑥釋迦牟尼佛介紹彌陀淨土和彌勒淨土給眾生的目的不同,介紹彌陀淨土,是因為彌陀淨土實在太好了;介紹彌勒淨土,是因為釋迦牟尼佛指定彌勒佛是未來佛,彌勒淨土是末法眾生的「大皈依處」。

 

⑦往生彌陀淨土的眾生,大多是菩薩和阿羅漢,一般凡人是很難來彌陀淨土的;而釋迦牟尼佛交代彌勒菩薩於未來世當為眾生作大歸依處,我們以後都要去彌勒淨土。

 

(31)在佛經的宇宙觀中,「三千大千世界」是一尊佛教化眾生的範圍,所以又稱為一個「佛土」或「佛國」。

 

那麼「三千大千世界」有多大呢?根據佛經的記載描述,一個日、月系統,也就是一個「太陽系」(也有人認為是「銀河系」),叫做一個「小世界」,一千個「小世界」就是「中千世界」,一千個「中千世界」,就稱為「大千世界」;因為包括了小、中、大三種「千世界」,所以一個「大千世界」也叫做「三千大千世界」,而一個「大千世界」就是一尊佛所教化的範圍。

 

(32)目前在台灣,佛教界大多是提倡去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。例如:

(1)佛光山:星雲法師(禪宗臨濟)       

(2)慈濟:證嚴法師(以《法華經》精神為旨,承續印順長老與太虛大師,直屬釋迦牟尼佛,不屬於任何宗派。)     

(3)法鼓山:聖嚴法師(禪宗臨濟與曹洞法脈的傳人)

(4)中台禪寺:惟覺老和尚(傳承虛雲老和尚,綜合禪宗五宗-曹洞、臨濟、雲門、法眼、溈仰。)

(5)淨宗學會:淨空法師(傳承印光大師的淨土宗)

(6)密宗

 

(33)為什麼現在往生者大多是要去西方極樂世界呢?

①「彌勒下生思想」被野心政客所利用,所以歷代朝廷大力打擊「彌勒信仰」。

②「蓮宗」弘揚「阿彌陀佛淨土」貶斥「彌勒信仰」。

③「淨土宗」宣揚修行的方法簡便,只要念「阿彌陀佛」即可,人人都能做到。

 

(34)釋迦牟尼佛教導眾生修行的「佛法」,但是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完全否認推翻這些「佛法」的存在。許多學佛法的人,對這一點無法理解。初級先說「佛法」好,到了最高層的「佛法」,卻又否定「佛法」的存在。這到底是為什麼呢?

 

這是因為,真正懂「佛法」的人,最後一定要拋棄「佛法」。這就好像有人生病,醫生開藥方治病,一旦病好了,就不需要藥方了。試想,你沒病,還需要吃藥嗎?眾生有「妄想執著」的病,釋迦牟尼佛開藥方(佛法)治病,病治好了(見性成佛),藥方(佛法)也就不需要了。

 

《心經》的經文中,「無」出現21次,完全否定「佛法」的存在。懂了這個道理,你才會明白《心經》在說什麼。

 

(35)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說,在眾生的體內,人人都有一樣東西叫做「自性」。這個「自性」才是真正的你,因為你這一世投胎來做人,是你前世的生命結束之後,轉變成「靈魂(佛經稱為中陰身)」,「靈魂(中陰身)」帶著「自性」,隨著「業力」來投胎的。

 

在你的六道輪迴旅程中,你已經不知道換過多少「身分」,可能是天人道、阿修羅道、人道、畜生道、餓鬼道或者地獄道。但是,這個「自性」從來沒有改變過。所以,釋迦牟尼佛才會說,這個「自性」,才是真正的你。

 

(36)為什麼大家都不知道自己有「自性」呢?因為你的「自性」被你的「妄想執著」所覆蓋。在這個狀況下,「自性」有另外一個名字,叫做「第八識(阿賴耶識)」。

 

(37)「智慧(世間智慧)」是指具有思考、分析、判斷、創造的綜合能力,包括感知、知識、記憶、理解、聯想、情感、邏輯、辨別、計算、分析、判斷、文化、包容、決定等多種能力。「智慧」是讓人可以深度的理解人、事、物、社會、宇宙、現狀、過去、將來等,同時擁有思考、分析、探求真理的能力。

 

(38)「般若智慧」就是「觀照萬法皆空」的智慧。這裡有兩點要注意的是:

①「般若智慧」不是用想的,也不是學習來的,而是必定要進入「禪定」中,達到「一心不亂」的境界,「般若智慧」才會顯現出來。

 

②「般若智慧」能觀照「萬法皆空」,這個「空」,不是「什麼都沒有」的意思。而是表示某些東西(自性)的非存在狀況,而非純然虛無的意思。這個「空」,是指世間一切現象,都是因為各種條件的聚合而形成的(稱為「因緣和合」),當條件改變時,現象也跟著改變,本身並沒有一個真正存在的實體。

 

簡單的說,「空」就是「無常」,是宇宙人生一切現象的真理,是指世間萬物都是「緣聚即生,緣散即滅。」遷流不息,變化無窮,無常存者。

 

(39)要了解《心經》的內涵,必須要有「佛法的基礎」,而「佛法的基礎」要建立在二件事情上面:

①要學習「唯識學」

②要研究釋迦牟尼佛悟道後所說的第一句話。

 

(40)要學習佛法,先要研究了解《瑜伽師地論》,沒有《瑜伽師地論》的概念,就好像是瞎子摸象一樣,永遠看不懂佛經。《瑜伽師地論》,又稱為「唯識學」,說明人人都有八個心識,稱為「八識」,即「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、意識、末那識、阿賴耶識」等。這「八識」是讓我們「造業輪迴」的原因;也是「見性成佛」的鑰匙。

 

(41)「瑜伽(ㄩˊ ㄐㄧㄚ)」起源於古印度,是古印度六大哲學派別中的一個派系,專門探討「梵我合一(天人合一)」的道理與方法。「瑜伽」 (Yoga) 這個詞在梵文的意思是「合一、相應」,源自梵文的YUJ,原來的意思是一種稱為「軛」的工具,用來駕馭牛馬。這個詞是原始印歐語系的字根 yeug- ,意思就是「連結、結合、統一」。簡單來說,「瑜伽」可以直接翻譯為「內在真我的統一」。

 

(42)《瑜伽師地論》的意思是「瑜伽師」的「地論」。修練「瑜珈」的人叫做「瑜伽士」,修練「瑜珈」有成就的人,稱為「瑜伽師」。「地論」的「地」是範圍,《瑜伽師地論》分成十七個範圍,專門在論說小乘和大乘的修行方法,以及分析如何修行來證得佛道,總共有一百卷。

 

(43)《瑜伽師地論》又稱為「唯識學」,「唯識」的「唯」,是「唯獨」的意思,有「決定」的意義。「唯獨」什麼呢?「心識」,就是指我們平常的心理活動。「唯識學」說:世間的一切,唯獨是這個「心識」所變現的,「心識」是萬事萬物的主宰。「心識」清淨,就置身於清淨的世界;「心識」染汙,就置身於染汙的世界。所以我們要修道「見性成佛」,就要從淨化「心識」下手。而要淨化「心識」,就要先認識這個「心識」。

 

(44)「唯識學」是佛法心理學,有了「八識」的概念,你才會明白為什麼修道學佛,一定要「靜坐禪定」才行?

 

「唯識學」告訴我們一個原理,唯有透過「靜坐禪定」的練習,才能夠讓第七識「末那識」停止作用。一旦第七識「末那識」停止作用,我們的思想活動就停止,「妄想執著」當然就不存在。這時候,你的「如來智慧德相」,也就是「自性佛」,就顯現出來,這就是所謂的「見性成佛」。

 

(45)在《指月錄》第一卷裡,記載釋迦牟尼佛成道的過程:

入正「三昧」。至八日明星出時。廓然大悟。成等正覺。乃歎曰。奇哉一切眾生。具有「如來智慧德相」。但以「妄想執著」不能證得。

 

要學習佛法,一定要思考研究這一段經文。釋迦牟尼佛建立佛教,要傳佛道給眾生,就是起源於這句話。一定要明白什麼是「三昧」?「如來智慧德相」?「妄想執著」?不知道這三個名相(專有名詞) ,就進不了佛法的世界。

 

(46)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道後,所說的第一句話。一定要明白三個名相:「三昧」、「如來智慧德相」和「妄想執著」。

①三昧:梵語的音譯,意譯為「止」、「定」、「禪定」等。亦即將心定於一處(或一境),而進入心不散亂的一種安定狀態。

 

②如來智慧德相:就是「自性、佛性、實相、本來真面目、真我」。

 

③妄想執著:「妄想執著」是我們第七識「末那識」的作用,也就是你現在用腦袋所想到的事情。第七識「末那識」的特點是「思慮考量」,功能是理智思維、分別、認知、分析、推理等心智活動。所以,「學問」和「知識」都屬於「妄想執著」。

 

(47)學佛法的三把「鑰匙」:

①我們都有「自性(佛性) 」,但是都被自己的「妄想執著」所蒙蔽。

 

②「妄想執著」的產生,來自於我們第七識「末那識」的作用。當我們的第七識「末那識」起心動念、思慮考量,進而分別好、壞,產生「分別心」的時候,就稱為「妄想執著」。

 

③要去除「妄想執著」,只有一個方法,就是「靜坐禪定」。

 

(48)「禪」的意思,「禪」是梵語的音譯,意思是「瞑想」,漢譯作「定、靜慮、思惟修」,又稱為「禪定」。下面是對「禪」的說明:

 

①「禪定」是「通過一種方式,使心念安定下來的實踐」,這種方式通常是「打坐」。所謂「通過一種方式」就是指「把心念集中在某一處」。「某一處」可以是一句「佛號」,可以是一句「咒語」,可以是「自己的呼吸」,可以是「佛像」等,只要能夠讓自己的心念集中就可以,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修行心法。

 

②「禪定」是一種心、精神的統一作用,把心、精神集中到某一對象去,再凝聚其力量,進入深沉的瞑想境地。

 

③「禪定」是專心於一件事情,而不分心於別的事情,而且這種專心的狀態,是「自然而然」形成的精神集中,是一種「無意識的集中」。

 

④「禪定」是一種使心念專一、不散亂的修行。此中不需要一個特定的東西,作為集中的對象,初步的精神集中,是需要一對象來助成,但是最高階的精神集中,是無對象的集中,達到「非思量(無念)」的境界。

 

⑤   「禪定」能開發你內在的潛能,《遺教經》裡說:「制心一處,無事不辦。」

 

(49)《金剛經》的重點就在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。」,要做到「心無所住」(心不執著)的方法只有一個:透過靜坐禪定,讓第七識「末那識」停止作用。

 

(50)在佛教裡有一句名言「三界唯心,萬法唯識。」,就是「唯識學」的理論:

(1)「三界」:就是指眾生所處的境界,可以分為「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」等三種境界。

(2)「唯心」:就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「心識」所變現出來的。

(3)「唯識」:就是世間諸法,都是「心識」所現,一切法皆不離「心識」。

 

(51)玄奘法師在《八識規矩頌》中,提到第八識「阿賴耶識」是「去後來先作主公」,意思是說:入從母胎出生的時候,「阿賴耶識」是最先來的;到了死亡的時候,「阿賴耶識」是最後離開身體的。眾生在生死輪迴中,都是「阿賴耶識」在做主,所以叫做「主人公」,第八識「阿賴耶識」才是「真正的我」。

 

(52)「中陰身」是指生命在死亡之後,到下一期生命開始之前的「中間存在狀態」。一般人稱為「靈魂」,第八識「阿賴耶識」就隱藏在「靈魂」裡面(「自性」又隱藏在第八識「阿賴耶識」裡面),跟著一起投胎。

 

「中陰身」不是「鬼」,所謂「鬼」,是指六道輪迴中的「餓鬼道」眾生。當「中陰身」投胎到「餓鬼道」,才稱為「鬼」。

 

(53)當「中陰身」投胎到「人道」,就有了我們這個生命。第八識「阿賴耶識」是在八個「心識」中,首先來報到的。第八識「阿賴耶識」入胎以後,子宮內的「胎兒」慢慢成長,這時候「前五根」和「前五識」逐漸成長。「胎兒」離開母體,就稱為「嬰兒」。「嬰兒」出生後,第六識「意識」慢慢形成,第七識「末那識」跟著產生,我們開始有了「我」這個觀念,就是這個第七識「末那識」的作用。

 

當我們死亡的時候,「前五根」會先壞死,「前五識」就消失。接著,「第六識(意識)」也消失,「第七識(末那識)」最後消失,「靈魂」就離開肉體,變成「中陰身」。這時候,這一世的你,就只剩下第八識「阿賴耶識」跟著「中陰身」一起隨著「業力」的牽引,繼續六道輪迴。

 

(54)第八識「阿賴耶識」就好像一顆「超級無限容量硬碟」,可以容納無數的「業識種子檔案」。當第八識「阿賴耶識」裡儲存有「業識種子檔案」,就是「凡夫俗子」;當第八識「阿賴耶識」裡的「業識種子檔案」被清空歸零,變成一顆沒有「業識種子檔案」的,空白的「超級無限容量硬碟」時,就被稱為「佛」。

 

(55)「自性」就是「清淨」第八識「阿賴耶識」之後,轉變成「如來藏」,證得「如來智慧德相」,此時才會產生「般若智慧」。

 

《心經》裡面說,「般若智慧」能照見「諸法」的「本性」都是「空」,「諸法」都是「因緣和合而成」,無獨立的「自性」、「自體」,所以稱為「空」。這個「空」,不是「空無、沒有」的意思,而是「無常、「不能永久存在」的意思。

 

(56)釋迦牟尼佛所謂的「妄想執著」,就是第八識「阿賴耶識」裡,充滿了「業識種子」,才會產生煩惱,蒙蔽「般若智慧」。「妄想執著」的本質是「空」,所謂「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。」。我們都有「般若智慧」,但是被障礙住了。

 

(57)「緣起性空」:宇宙萬物,所有的一切法,都是「緣起」的現象,所以一切法都是沒有「真實不變的本質(稱為「自性」)」,所以「自性」是要被否定的,釋迦牟尼佛把這種現象稱為「空」(但不是「什麼都沒有」的意思)。「性空」是「自性為空」的意思,表示「自性」的否定,而不是什麼都沒有、都不存在的「空無」的意思。

 

(58)記住!你的「自性光」會出現,只有在一種狀況下,就是惠能大師所說的「屏息諸緣,勿生一念」和「不思善不思惡」,那個時候,你就可以見到你的「本來真面目」,也就是你的「自性」(嚴格來講,只是見到「自性光」,還沒有真正見到「自性」)。

 

(59)我們人的一生當中,只有二次機會,可以見到自己的「自性光」。一次是經由「禪定靜坐」,另外一次是在你「臨終」的時候:

①透過禪定靜坐,當你的第七識「末那識」暫時停止思考作用的時候,你的「自性光」就會顯現;

 

②你在「臨終」的時候,當你的身體進入死亡的最後一個階段,也就是你的第七識「末那識」消失了,你的「自性光」就會顯現。這個時候,你的「中陰身(靈魂)」尚未出現,假如你能夠把握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,把你的「覺知心」定在你的「自性光」裡,投入你的「自性光」的懷抱,那你就能夠脫離六道輪迴,去到佛的世界裡。

 

(60)以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,從眉間的「玄關(天目穴)」向腦內延伸,在大腦中間偏後一點的地方,位於大腦與小腦之間,有個大小如「小松果」的器官,稱為「松果體」。

 

「松果體」細胞與眼睛的感光細胞非常相似,它也有感光的功能。人的肉眼像是照相機的鏡頭,有對焦、採集光線的作用;「松果體」卻是像照相機的底片,有感光成像的作用。

 

人人都有「松果體」,都可以透過靜心冥想、打坐等方式的修煉,激發「松果體」後,不用透過視覺神經的傳導,也可以直接看到肉眼看不見的「自性光」光芒。

 

(61)「妄想執著」的來源,就是我們的「自性」,「自性」是生起一切法的根本。「自性」是人人本有的靈明真心,這個真心能生起一切妙用,能顯現各種形象。

 

「妄想執著」是我們第七識「末那識」的作用,而第七識「末那識」是我們的「自性」所變化出來的。所以,「妄想執著」是「自性」本體的妙用。「自性」無相,本體沒有具體的形象可見。但是一切有相的東西,都是「自性」的顯現。

 

(62)要怎樣修行,才能夠沒有「妄想執著」?答案是「不執著」。但是,我們要怎樣做,才能夠「不執著」呢?必須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。

 

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就是你的心,應該不執著在任何人、事、物。釋迦牟尼佛說,菩薩布施的時候,應該不執著三樣東西,就是不執著「能夠布施的我」、「受我布施的人」和「我所布施的物品」,佛經稱這三樣東西為「三輪體空」。

 

 「三輪體空」是什麼?「輪」如車輪可以迴轉,比喻因果輪迴的演變;而「體空」是指在這三者中,你的心不可以有「執著布施」的念頭,要做「施空」,「受空」和「施物空」的觀照。

 

(63)人的一生都是因為「妄想執著」而過的很苦。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說,眾生因為有「妄想執著」,所以會遭遇八種苦,稱為「人生八大苦 」,即:生苦、老苦、病苦、死苦、愛別離苦、怨僧會苦、求不得苦和五陰熾盛苦。

 

(64)「五陰」就是「五蘊」,簡述如下:

①色蘊:「色」是物質,指肉體。

②受蘊:「受」是心對外境的感受作用。

③想蘊:「想」是心對外境的想像作用。

④行蘊:「行」是行為,想像之後,如何行動去處理。

⑤識蘊:「識」是認識,以「色」身和「受、想、行」的心理作用合一,就產生了「識蘊」。

 

(65)由佛教一些經典的記載,我們可以把「死亡的過程」歸納成三個階段:「中陰前期」、「中陰期」和「中陰後期」。

 

(66)六根、六塵、十二處、十八界:

①六根:即眼睛、耳朵、鼻子、舌頭、身體、意識等,六種接受感覺的器官。

 

②六塵:即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等,六種感受到的外界對象。亦即:顏色形體(視覺)、聲音(聽覺)、香臭(嗅覺)、各種味道(味覺)、身體神經的(觸覺)和心的作用生出(意念的想法)。「法塵」是指語言、文字、思想等種種的符號,即能使我們用來記憶、分析、思想的符號都可以叫「法塵」。

 

③十二處:「六根」加上「六塵」,合稱為「十二處」。為什麼叫「處」?「處」是指所依託的地方,意思是說︰經由依託而能產生另外六種東西的地方,這六種東西,就是「六識」。能使眼睛看到物體、耳朵聽到聲音等等而產生認識的作用,屬於受、想、行、識等心理、精神的活動。

 

④十八界:「界」即範圍、界限的意思,表示每一部分各有其一定的概念範圍和功能定義。「六根」產生「六內界」(眼界、耳界、鼻界、舌界、身界、意界);「六塵」產生「六外界」(色界、聲界、香界、味界、觸界、法界);而接觸外界事物又會產生想法,所以又有「六識界」(眼識界、耳識界、鼻識界、舌識界、身識界、意識界)。

 

(67)「十二因緣」是指人從「無明」(就是愚蠢沒智慧)起因,而開始進行十二個階段的因緣連結(無明→行→識→名色→六入→觸→受→愛→取→有→生→老死),一直到「老死」為止。

 

此十二個階段,說明「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」三世三個時段:

①前面三個屬於「過去世」;

②中間七個屬於「現在世」;

③後面二個屬於「未來世」。

 

(68) 看不懂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的關鍵原因是:一般人沒有佛學基礎。

 

(69)總結《心經》的內容,有兩個核心重點:

(1)「般若智慧」:修行「般若智慧」,才能發現自己的「自性(空性、佛性)」。

(2)「萬法皆空」:「五蘊」、「六根」、「六塵」、「六識」、「十二因緣」、「四聖諦」、「智慧」、「功德」和「果位」等等,這些都是「妄想執著」。

 

(70)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其實就是「觀自在(觀世音)菩薩」修行的心得分享,而「般若波羅蜜多」是修行「菩薩道」六種波羅蜜的第六個修行項目。

 

「觀自在(觀世音)菩薩」的修行法門,就是修行「菩薩道」的「六波羅蜜」。這六種波羅蜜稱為「六度波羅蜜」,分別是「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」。「六度」是「六種行之可以從生死苦惱此岸得度到涅槃安樂彼岸的法門」,為成佛必修之科目。修行這「六度」,可以對治人性的慳貪、毁犯、瞋恚、懈怠、散亂及愚痴。

 

(71)「六度波羅蜜」又被稱為「福慧雙修」法門,意思是:同時修持「福德」與「智慧」二種法門。

 

所謂「福德法門」就是「六波羅」中的「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」等利益他人的善業;「智慧法門」是指入「般若智慧」的門戶,為自我利益的真理、觀念。

 

(72)觀自在菩薩和釋迦牟尼佛都是在修行「禪定」時,才生出「般若智慧」,透過「般若智慧」才能夠發現自己的「自性」,才能夠「照見五蘊皆空。度一切苦厄。」。

   

(73)《心經》是「觀自在菩薩(觀世音菩薩) 」的修行心得報告,所以看完《心經》,就要研究「觀自在菩薩(觀世音菩薩) 」的修行方法,而這個修行方法,在《大佛頂首楞嚴經》卷六裡,可以找到。這個「耳根圓通法門」的修行心法,才是我們讀完《心經》之後,所需要的核心重點。

 

(74)「耳根圓通法門」的重點:入流亡所。

「入流」的「入」是表示人的各器官與外界接觸的現象,是一個耳朵聽進去,從另一個耳朵出來,意指入進去就流掉,不停在心裡面。此處的「入」則是「耳入」,是外界的波動震著耳膜,使人發生有聲音的感覺現象。「流」的意思是「不住」,就是說不要將「入」留停下來,要讓它一接觸「即流」。

 

「亡所」的「亡」是「亡失、消除」的意思;「所」是所聽到的對象及因聽到而引起的一切對象的簡稱。所以,「亡所」是說在修行中「亡失了聽到的對象及因此對象而產生的一切對象。

 

簡單的說,「入流亡所」就是:在聞性中,耳入不住,亡失對象。

 

(75)「能所」是佛法的「名相(專有名詞)」,「能所」就是「能」與「所」的並稱。某一動作之主體,稱為「能」。其動作之客體(對象),稱為「所」。「能」就是能聽的這個念心,「所」就是所聽外面的境界。

 

(76)修定發慧的方法,可以分為四個步驟:

①專心默念「觀世音菩薩」的聖號。

②覺知自己在聽,自己默念的「觀世音菩薩」聖號的聲音,也覺知「觀世音菩薩」聖號的聲音,在被自己所聽,此時只有聲音和自己的和應,沒有任何雜念在心中。

③只有「觀世音菩薩」聖號的聲音,而忘失了自己的存在,把自己融入這個聲音之中。

⑥   「觀世音菩薩」聖號的聲音,與自己融合,而且歷歷分明,別無雜念。

 

(77)釋迦牟尼佛說「十八界」都是可以修成佛道的方法。「十八界」分為「六根界、六塵界和六識界」。「十八界」的修行方法,都離不開「入流亡所」這個原則,這是初階的基本功。

 

(78)「觀自在菩薩(觀世音菩薩) 」的「耳根圓通法門」,是被文殊師利菩薩評比之後,認證是最適合末法眾生修行的心法。

 

(79)有二種方法,也很適合我們末法眾生來修行。一種是「眼根的專注修法」,另一種是「鼻根調伏氣息的法門」。

 

(80)在《增一阿含經》卷第七《安般品第十七》裡,記載著釋迦牟尼佛教他的獨生子「羅雲(羅睺羅) 」「鼻根調伏氣息」的法門,稱為「安那般那守意法」。

 

(81)什麼是「安那般那念」?即「念」專「住」於微細出入息。

 

「安那般那念」義譯為「入出息念、入出息觀、數息觀、安般守意」,是以觀察呼吸作為修習禪那的方法。「安那般那念」是集中注意力於「出入息」上的冥想(靜修)方法。

 

「安那般那」是梵語,「安那」意思是「入息(吸氣)」,而「般那」意思是「出息(呼氣)」」,即氣息進入和離開身體。「念」即是念住之念。

 

(82)釋迦牟尼佛教導羅雲如何修行安般的方法。

世尊告曰:「如是,羅雲!若有比丘樂於閑靜無人之處,便正身正意,結跏趺坐,無他異念,繫意鼻頭,出息長知息長,入息長亦知息長;出息短亦知息短,入息短亦知息短;出息冷亦知息冷,入息冷亦知息冷;出息暖亦知息暖,入息暖亦知息暖。盡觀身體入息、出息,皆悉知之。有時有息亦復知有,又時無息亦復知無。若息從心出亦復知從心出。若息從心入亦復知從心入。如是,羅雲,能修行安般者,則無愁憂惱亂之想,獲大果報,得甘露味。」

 

(83)什麼是「結跏趺(ㄐㄧㄚ ㄈㄨ)坐」?「跏」是雙足交疊而坐,「趺」同「跗」,是脚背、足上的意思。「結跏趺坐」是盤腿端坐的姿勢,是一種佛教禪定坐法,有減少欲念、集中精神的功用。

 

「跏趺坐」有以下的種類:

①「雙跏趺坐」,俗稱「雙盤」。如果坐時先左足(腳掌)安右髀(ㄅㄧˋ,大腿)上,再右足安左髀上,呈右押左,稱為「吉祥坐」。因為釋迦牟尼佛成道時,是以「吉祥坐」修行,因此佛教以「吉祥坐」為最佳的修行方法。

②如果「雙跏趺坐」坐時,先右足安左髀上,再左足安右髀上,呈左押右,稱為「降魔坐」。

③如果只單以左腿置於右腿上,或右腿置於左腿上,則稱為「跏趺坐」,俗稱「單盤」。

④若初學因為身體因素無法「單盤」或「雙盤」,也可以隨意而坐。

 

(84)什麼是「走火入魔」?

①「走火」是屬於生理上的問題,是用道家的方法修練時,所產生的問題。道家的修練方法,是要先意守丹田(在肚臍眼下面一寸三分的地方),用意識把心念集中在丹田,那裡就會發燒、發熱,這就稱為「火」。然後用意識來引導這個「火」來打通任、督二脈,轉小周天和大周天。如果是方法不對,就會產生氣血逆流,導致微細神經受損,甚至發生嘔血,或是半身不遂,嚴重時會因此死亡。佛家不修這個法門,所以不會發生「走火」的情況。

 

②「入魔」是屬於心理上的問題。靜坐修練時,假如心中有所求,希望佛菩薩來加持,久了就會產生幻境、幻聽、幻視等等,看到佛菩薩來教導他修行的方法和吉凶禍福等,他自己就信以為真。最後,精神就陷入在自己的幻境世界裡,走不出來現實的世界,就變成一般人所謂的「神經病」。

 

(85) 要學習「靜坐禪定」之前,一定要看《大佛頂首楞嚴經》,簡稱《楞嚴經》,就不用害怕「入魔」。《楞嚴經》是大乘佛教經典,是屬於「唯心」範圍的作品,也是佛法心理學之一。經文中有提到「靜坐禪定」時,會遇到「五陰十魔」。

 

「五陰十魔」是說,在五陰(色陰、受陰、想陰、行陰、識陰)的境界裡,每一陰都會發生十種陰魔,總共有五十種陰魔。

 

在《楞嚴經》卷九到卷十,提到由「五陰(色陰、受陰、想陰、行陰、識陰)」所發生的五類各有十種的禪定境界和觀念。所謂的「陰魔」,是由感受「五陰」而產生的心魔。此心魔包括障礙修道的煩惱,也包括各種引起身心病變的現象,稱為「禪病」的一種理論解釋。

 

其中,「色、受、想」三陰,是由心識所產生的精神境界,大多是魍魎、妖精、鬼神和諸天天人等「魔」所造成,屬於「妄想」的範圍;「行、識」二陰,是由心識所產生的理論觀念,是各種外道以及緣覺、聲聞二乘等的「邪見、妄執」,是由「思慮考量」所造成,稱作「狂解、中途成狂」。

 

(86)《楞嚴經》的內容,可以用一句禪宗的話做總結,禪宗說:「佛來殺佛,魔來斬魔。」這裡的「殺佛」和「斬魔」,並不是真的去「殺佛」和「斬魔」。

 

《金剛經》上說:「若以色見我,以音聲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見如來,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。」所以,在「靜坐禪定」中所看見的「佛」和「魔」,都是假象,都是一種幻覺。

 

禪宗說:「佛來殺佛,魔來斬魔。」,「佛」代表好的境界;魔,代表壞的境界;「斬」就是不理它;看到好的,不貪著;看到壞的,也不煩惱;好的境界不理它,壞的境界也不理它,心不落兩邊,才能離相,達到無相的境界,心就能得自在。

 

(87)有心要練習「靜坐禪定」的人,要注意一件事情,就是:不要執著在自己的「自性光」裡,只要認識它就夠了。靜坐修行的時候,不要執著見光,不要執著見佛,這些都是妄想執著。

 

(88)以科學的角度來解釋,當「靜坐禪定」到一個程度的時候,「腦波能量」會集中射進大腦的中心處,也就是「松果體」的所在處時,「松果體」會因為「腦波能量」的刺激,而釋放出無比浩大的潛能,這股潛能會影響到各個空間,所以在佛經中經常提到「白毫相光」的記載。

 

(89)釋迦牟尼佛在《楞嚴經》裡,預言二千五百年後的現在,進入了「末法時期」。「末法時期」過後,佛法將徹底消失。釋迦牟尼佛預言說,在「末法時期」的時候,正確的佛法漸失,有十種魔會在人世間進行「邪師說法」,誤導眾生,最後成為「魔的眷屬」,命終之後,必為「魔民」,墮入無間地獄。

 

(90)要怎麼做,才能夠保佑自己呢?答案就在《增一阿含經》中: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。」這句佛偈的意思是說:透過持守戒律,廣修善法,淨化心念,而使身口意三業清淨,這是佛法修行的總綱。

 

(91) 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。」就是修行「十善業」。

簡述如下:

三種「身業」:

①不殺生:不殺害人類以及畜生下至昆蟲等生命。

②不偷盜:不偷竊奪取他人財物。

③不邪淫:不與正式結合之夫妻外,發生性行為。

 

四種「口業」

④不妄語:不對他人說謊話、空話,說話誠實。

⑤不兩舌:不挑撥離間,不搬弄是非。

⑥不惡口:不說粗惡辱罵他人的話,不說詛咒他人的惡毒言語。

⑦不綺語:不花言巧語。

 

三種「意業」

⑧不慳貪:不吝嗇佈施 (慳),不貪戀他人財富。

⑨不瞋恚:不忿怒怨恨他人。「瞋」是睜大眼睛瞪人,「恚(ㄏㄨㄟˋ)」是 恨,怒。

⑩不愚癡:愚癡是無明、不信因果法則、不信佛法。

 

修行「十善」,是往生諸佛淨土的基本條件。

 

(92)修行佛法,要皈依一尊佛菩薩做你的師父。依照你的喜歡感覺,皈依阿彌陀佛,或者彌勒佛。我們往生後,要去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淨土,或者彌勒佛的兜率天內院淨土,以免永遠陷在六道輪迴的苦海中。

 

(93)要記住!釋迦牟尼佛的一切教法和訓練,都只有一個目的:往內關照心性,歇下妄想執著,認識我們的「自性」,除去對死亡的恐懼,讓我們體悟到生命的真相。

 

(94) 「八風」是佛教名詞,指別人煽惑你心境的八件事情:利、衰、毀、譽、稱、譏、苦、樂,這八件事情是擾亂你心境的總和。

 

「八風」就好像是八種「境界風」,能夠吹動人的心靈大海。當我們遇到順境的時候,就歡喜快樂;當我們遇到逆境的時候,就苦惱憂愁,都是因為這八種「境界風」在我們的心靈大海興風作亂。

 

「八風」詳述如下:

[1]稱:各種對你的稱讚、讚美,你會感到滿心的歡喜。

[2]譏:對你冷嘲熱諷,惡意中傷,議論你的長短,會令你感到羞辱,生起三丈無明火。

[3]毀:對你毀謗中傷,使你信用受損。你會忍受不了,生起報復的心。

[4]譽:讚揚你的貢獻,你會引以為傲,而沾沾自喜。

[5]利:給你金錢物質,各項利益好處,令你感到滿足。

[6]衰:當你的事業衰敗,所有的打擊,難免不使我們感到萬分的頹喪。

[7]苦:面對各種煩惱的逼迫,折磨身心,你會深感人生是苦海。

[8]樂:物質上的享受,感情上的滿足,你會認為那是人生快樂的享受。

 

我們平時可以用「八風」來反省檢討自己的心境:

當我們遇到「利益、名譽、稱讚、喜樂」這四種順境時,我們會得意歡喜嗎?當我們遇到「衰敗、毀謗、譏諷、痛苦」這四種逆境時,我們會喪志暴怒嗎?

 

(95)《寒山拾得問對錄》原文如下:

「昔日,寒山問拾得曰:

世間謗我、欺我、辱我、笑我、輕我、賤我、惡我、騙我、如何處治乎?

 

拾得云:只是忍他、讓他、由他、避他、耐他、敬他、不要理他、再待

幾年你且看他。

 

寒山云:還有甚訣可以躲得?

 

拾得云:我曾看過彌勒菩薩偈,你且聽我念偈曰:

老拙穿衲襖,淡飯腹中飽,補破郝遮寒,萬事隨緣了。有人罵老拙,

老拙只說好;有人打老拙,老拙自睡倒;涕唾在面上,隨他自乾了,

我也省力氣,他也無煩惱,這樣波羅蜜,便是妙中寶。若知這消息,

何愁道不了。」

 

(96)「忍辱」是一種修行,稱為「忍辱波羅蜜」。忍耐的時候是痛苦的,但結果卻是美好的。不論是對外在的逆境、內在的煩惱或是外在的災難,都要忍。「忍辱」是一種以退為進的生存智慧,一種明心見性的修行。「忍辱」不是軟弱,不是逃避,而是一種心靈超越的處世哲學。如果能夠體會彌勒菩薩詩偈中的精神,那就是無上的處事秘訣。

messageImage_1603968272666.jpg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