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《看懂證道歌》試閱

第一篇  初級篇:《證道歌》

 

第一單元  簡介作者「永嘉禪師」

 

一、簡介作者「永嘉禪師」

        永嘉禪師,俗姓戴,字明道,法號「玄覺」,又號「真覺大師」,謚號「無相」,溫州永嘉人(今屬浙江省)。「永嘉」是地名,唐朝在此地設置溫州,宋、元、明、清時稱此地為「溫州府」,現今此地稱為「浙江省永嘉縣」。世人稱呼作者以「地名」代替「姓名」,是表示尊敬之意。稱呼「禪師」而不稱為「祖師」,是因為雖然有得道,但是並沒有掌道統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永嘉禪師,是唐朝的高僧,四歲就出家,熟讀「三藏(經藏、律藏、論藏)」,精通「天台宗」的「止觀法門」。他在日常的「行、住、坐、臥(即四威儀)」中,時常表現出他的禪觀,並且能夠在沒有師父的教導下,自己一個人坐禪、誦讀《維摩經》而有所悟。

 

        永嘉禪師,是唐朝「禪宗」、「天台宗」兩宗的大師,提倡「禪宗」、「天台宗」融合之說。永嘉禪師曾經向禪宗「六祖惠能」請益,並且得到印可。六祖惠能留他住一晚,後人稱為「一宿覺」,著有《永嘉集》以及《永嘉證道歌》,《永嘉證道歌》是記錄永嘉禪師的悟境。


二、永嘉禪師的「一宿覺」

 

        永嘉禪師曾經向禪宗「六祖惠能」請益,兩人談完之後,永嘉禪師的悟境得到六祖惠的認可,並且要留永嘉禪師住一晚,後人稱為「一宿覺」,這段精彩的對話過程,記錄在《六祖大師法寶壇經》裡面。

《六祖大師法寶壇經》機緣品第七原文: 

        永嘉玄覺禪師,溫州戴氏子。少習經論,精天台止觀法門。因看《維摩經》發明心地。
        偶師弟子玄策相訪,與其劇談,出言暗合諸祖。
        策云:「仁者得法師誰?」
        曰:「我聽方等經論,各有師承。後於《維摩經》悟佛心宗,未有證明者。」       
        策云:「威音王已前即得,威音王已後,無師自悟,盡是天然外道。」
        曰:「願仁者為我證據。」
        策云:「我言輕。曹溪有六祖大師,四方雲集,並是受法者。若去,則與偕行。」覺遂同策來參,繞師三匝,振錫而立。

        師曰:「夫沙門者,具三千威儀、八萬細行。大德自何方而來,生大我慢?」    
        覺曰:「生死事大,無常迅速。」
        師曰:「何不體取無生,了無速乎?」
        曰:「體即無生,了本無速。」
        師曰:「如是,如是!」
        玄覺方具威儀禮拜,須臾告辭。
        師曰:「返太速乎?」
        曰:「本自非動,豈有速耶?」
        師曰:「誰知非動?」
        曰:「仁者自生分別。」
        師曰:「汝甚得無生之意。」
        曰:「無生豈有意耶?」
        師曰:「無意,誰當分別?」
        曰:「分別亦非意。」
        師曰:「善哉!少留一宿。」
        時謂一宿覺。後著《證道歌》,盛行于世(諡曰無相大師,時稱為真覺焉)。

《六祖大師法寶壇經》機緣品第七翻譯:
        永嘉禪師,溫州人,俗家姓戴。他年輕的時候,就學習佛經和佛論,精通「天台宗」的「止觀法門」,後來看了《維摩經》而明白心地法門。

        偶然間,六祖惠能大師的弟子「玄策禪師」來拜訪,和他談論佛法。永嘉禪師所談的佛理,和過去禪宗的祖師們所說的佛理互相吻合。

        玄策禪師問永嘉禪師說:「仁者,你拜誰為師?在那裡得法?」

        永嘉禪師說:「我聽《方等經》的經論,都有老師教導,都各有傳承。後來,我自己看《維摩經》,了悟佛的心印法門,並沒有經過大德給我印證。」

        玄策禪師說:「自己悟佛道,若是在『威音王佛』以前就可以,但是在『威音王佛』以後,沒有老師教導,而自己領悟佛道的人,都是天然外道。」
        (說明:據說在『威音王佛』以前,並無其他的佛,『威音王佛』是第一尊佛,所以『威音王佛』被用來表示極為久遠的意思,在《法華經》中曾經論及此古佛的名字。)

●名相:威音王佛
◎釋文:「威音王佛」,又稱作「寂趣音王佛」,是過去「莊嚴劫」最初的佛名。《法華經》卷六「常不輕菩薩品」:「乃往古昔,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,有佛名威音王如來、應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調御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、世尊,劫名離衰,國名大成。其威音王佛於彼世中,為天人、阿修羅說法。(中略)是威音王佛壽四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劫,正法住世,劫數如一閻浮提微塵;像法住世,劫數如四天下微塵。其佛饒益眾生已,然後滅度。正法、像法滅盡之後,於此國土復有佛出,亦號威音王如來、應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調御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、世尊。如是次第有二萬億佛,皆同一號。」可知「威音王佛」是多數佛的佛名。

        永嘉禪師說:「希望仁者為我印證。」

        玄策禪師說:「我說的話不夠份量,還不夠資格給你印證。在曹溪南華寺有位六祖惠能大師,非常有名,四面八方求法者,如雲一般的聚集前往,而且他是達摩祖師衣缽的第六代傳人。如果你想請六祖惠能大師給你印證的話,那我可以和你同行一起去。」

        永嘉禪師於是和玄策禪師一起到南華寺參禮六祖惠能。兩人到達以後,永嘉禪師便以印度傳來的禮儀,繞著六祖所坐的禪床走三圈後,然後站在六祖惠能的面前,舉起錫杖向地面一振而站立。

        六祖惠能說:「做為一個沙門(出家人),要具足三千威儀、八萬細行。大德!你是從何方而來,怎麼生出這麼大的我慢?」

        永嘉禪師說:「生死這件事,比任何事情都重大,無常鬼不知道何時會來。那有時間講究行禮的細節呢?」

        六祖惠能說:「為什不去體悟不生不滅的無生境界?為什麼不去了解無常迅速的道理?」

        永嘉禪師說:「體悟的話,就沒有所謂生死,也沒有所謂速遲。」

        六祖惠能說:「你答的對,是這樣!是這樣!」

        經過六祖惠能的印證之後,永嘉禪師這才具足威儀,向六祖惠能禮拜。過了片刻,永嘉禪師就向六祖惠能告辭。

        六祖惠能說:「你這麼快就要回去了嗎?」

        永嘉禪師說:「我本來的自性並沒有動,遲與速的分別,是人心在動,本來的自性,那有遲速的分別?」

        六祖惠能說:「是誰知道你沒有移動?」

        永嘉禪師說:「這是仁者您自己生出來的分別心。」

        六祖惠能說:「你很能體悟不生不滅,無生的道理。」

        永嘉禪師說:「在無生的境界裏,哪裡還有體悟的意識呢?」

        六祖惠能說:「無生沒有意識,那又誰來分別呢?」

        永嘉禪師說:「分別也不是由意識所造成的,原本自性並沒有所謂的分別與意識。」

        六祖惠能說:「你講得很好!不妨在這裡留宿一晚。」

        永嘉禪師「一宿覺」的典故,就源於此。後來,永嘉禪師著作一篇《證道歌》盛行於世。圓寂後,唐睿宗追封為「無相大師」,當時又被尊稱為「真覺禪師」。


第二單元  關於《證道歌》

       《證道歌》是永嘉大師彙整他本身對道的體悟,以及從六祖惠能那裏參得的悟境,再加上修道的要訣,用古詩的方式,寫成的長詩,可以用來歌唱吟誦。

     

       《證道歌》是以詩偈(音ㄐㄧˋ)的方式所寫成,原則上以四句(每句七個字)為一首,起首的四句,先立綱領,之後的各首,再逐一解說。所謂「偈」是梵語,音譯為「伽陀、偈他」,即「詩、頌」之意,在經藏和論藏中,時常以詩句的形式,來表示佛的思想,這就是「偈」。

       《證道歌》與《十牛圖》、《信心銘》、《坐禪儀》合稱為《禪宗四部錄》,是自古以來,有心修禪的人,必讀的禪學入門書。

        總結《證道歌》的全文重點只有一個:


        學習佛法,剛開始要精進不懈怠,盡量去博覽群經;一旦明白釋迦牟尼佛的教導,接下來就要專心修習禪定,不要再執著所看過的佛經。看懂佛經之後,你只需要做一件事情,就是「專心修習禪定」,要忘了所有的佛經,要「不除妄想,不求真」,你的第七識「末那識」才會停止作用,你的「自性、佛性、如來藏」才會顯現出來。


第三單元  本書的編寫方式

        大多數出書翻譯《證道歌》的作者,對《證道歌》的解釋方式,大致上分為三種:
⑴一句一句的解釋。
⑵以一個段落來解釋。
⑶按照「詩偈的方式」來解釋。
    
        我喜歡以「詩偈的方式」來研讀與解釋,因為這樣才合乎詩偈的精神,並且有助於記憶。

        我把《證道歌》分為六十三首,原則上參照詩偈的寫法,但是其中有幾首,為便於連貫解釋,故也有以六句為一首的研討方式。

        本書的編寫方式,分為五個項目:


⑴名相解釋:就是「專有名詞」解釋,遇到不常見的字,附上注音以便於閱讀。
⑵詩偈簡譯:即詩句的白話解釋。
⑶詩偈典故:有時詩句都會有由來與典故,明白典故的內容,更有助於了解與記憶。
⑷詩偈啟示:即詩句中對修道者的啟示,內容包含我的心得。
⑸備註:不同版本的《證道歌》,居然有不同的字句與解釋,我把它們挑選出來,並且逐一做比較。


第四單元  《證道歌》翻譯

一、君不見。絕學無為閒道人。不除妄想不求真。無明實性即佛性。幻化空身即法身。

(一)名相解釋:


⑴君:對一般人的尊稱,例如「先生、小姐」。


⑵絕學:絕棄人世間,一切有「分別對待性」的「知識學問」。


⑶無為:沒有生滅變化、無造作、無分別對待的境界。


⑷道人:在唐朝時代,學佛之人稱為「道人」。


⑸妄想:即以虛妄顛倒的心,分別諸法的相。亦即由於心的執著,而無法如實知見事物,遂產生謬誤的分別。  


⑹真:真實,指不生不滅,「真如」的「無為法」。「真如」是指遍布於宇宙中真實的本體;為一切萬有的根源。「無為法」是指非由因緣所造作,離生滅變化而絕對常住的法。


⑺無明:為煩惱的別稱,即闇昧事物,不通達真理與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的精神狀態。亦即不達、不解、不了,而以愚癡為其自相。泛指無智、愚昧,特指不解佛教道理的世俗認識。


⑻實性:即本性、本質、真如、空性,「實性」是指以「相對論」而言,「無明」的相對就是「有明」,也就是說已經「悟道」。但是以佛的立場來說,「有明」是要被否定的,因為它只是人類為了說明「無明」,而從第六識「意識」中所顯現的一個「妄想」而已。比如說人類看鏡子時,有乾淨與不淨的相對分別,但是對鏡子本身而言,它並沒有乾淨與不淨的區別,淨與不淨只是人們第六識「意識」的想法罷了。「實性」就好比人們眼中「乾淨的鏡子」,其實它是不存在的。真實的「本性」,也可以說是已悟道的境界,那是一種「絕對性」,沒有二分法的「相對性」,它是不生不滅、不垢不淨、不增不減、無善無惡的狀態。


⑼佛性:為「如來藏」的異名,佛的本性。一切眾生都有佛性,凡夫以煩惱覆蓋「佛性」而無顯現,若斷煩惱即顯現「佛性」。
⑽空身:指人類的肉體,因為肉體是「因緣合和」的產物,最後會因死亡而腐敗消失,無法長存在人世間,所以人類的身體是「幻化」的,是「空」的。
⑾法身:指佛所說的正法、佛所得的無漏法,以及佛的自性真如「如來藏」。小乘諸部對「佛所說的教法」和「佛所得的無漏功德法」,皆稱為「法身」。大乘則除此之外,別以佛的「自性真如」稱為「法身」,謂「法身」即無漏無為、無生無滅。總結來說,「法身」即「自性身」,這是成就佛法的身體,但是這個身體不是物質,而是精神的意義。一切眾生皆有「佛性」,若未悟道的時候,「佛性」稱為「如來藏」;若已悟道,則稱「佛性」為「法身」。「法身」不隨人的色身敗滅而消失,它可長存於天地之間。簡單的說,「法身」就是真理的本體。

(二)詩偈簡譯:


        諸君!你們沒有看見嗎?有一種修道者,他絕棄一切的知識學問,而歸於無分別對待的境界,這種修道者的內心,才能真正的安靜清閒。對於悟道的人來說,他不去想「去除妄想」,也不去想「追求真理」。他明白「無明」與真實的「本性」都是「佛性」,他了解「佛法」就在自己的身體裡面。

(三)詩偈啟示:
⑴「絕學無為閒道人」是《證道歌》的主角,它很清楚的明示修道的方法。在禪宗的修道法門中,強調的是「直指人心,見性成佛。」意思是:不經任何言說的教導,也不依賴經典的權威性,直接了當的指出,人類心靈的本質就是佛性,若能當下徹見這個佛性,便即成佛。所以,禪宗不重視經典的研討,認為讀太多的經典,反而容易成為「文字障」。

        但是,請讀者別誤會禪宗是「不看經典」的門派,而是「不重視經典」,意思是:當你了解經典的意思,就直接去修行,不要再「執著戀眷經典」。所以,當你還不了解佛法時,你當然還是要深入研讀經典。

        永嘉禪師提倡「絕學無為」這個觀念,道家的老子在《道德經》第十九章裡,也提到:「絕學無憂」的相同論點。

        但是,為什麼要「絕學」?為什麼要「絕棄一切知識學問」呢?假如要學習佛法,而不去研讀學習佛經,那我們要怎麼學習佛法呢?所以,單從字面上去解釋,就會誤解會錯意的。

        正確的解釋,可以在老子的《道德經》得到。但是,老子在《道德經》第十九章所提到的「絕學無憂」,也被許多人誤解。許多人直接解釋為「絕棄學問,就不會有憂慮。」。

        其實,「絕學」的「學」指的是「巧智之學」,和社會上的復雜現象。學習越多的世間知識,反而會帶來越多的「分別對待心」,而帶來越多的煩惱,所以絕棄「世間的學問」比較好。

        但是,「絕棄學問」這種字面上的解釋,太不合邏輯了。一般人「絕棄學問」,就什麼都不懂,怎麼可能不會有憂慮呢?

        根據《史記.老子傳》的記載,老子中年以後,到洛陽城擔任過「周守藏室之史」的職位。「藏室」是藏書和檔案的地方,「周守藏室」就是周朝的國家圖書館,「藏室之史」就是管理周代王朝圖書的史官。也就是說,老子擔任過「圖書館館長」,想必他老人家博覽群書,鑽研各種知識,老子怎麼會要大家「絕棄學問」呢?我們先來了解一下《道德經》的原文。

       《道德經》第十九章原文:


        絕聖棄智,民利百倍;絕仁棄義,民複孝慈;絕巧棄利,盜賊無有。此三者以為文,不足。故令有所屬:見素抱朴,少思寡欲,絕學無憂。

       《道德經》第十九章翻譯:


        拋棄聰明智巧,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處;拋棄仁義,人民可以恢復孝慈的天性;拋棄巧詐和貨利,盜賊也就沒有了。聖智、仁義、巧利這三者全是「巧飾(詐僞粉飾)」,做為治理社會病態的法則是不夠的。所以,要使人們的思想認識有所歸屬,保持純潔樸實的本性,減少私慾雜念,拋棄聖智禮法的「浮文(外表華麗內容空泛的文章)」,才能免於憂患。

        老子認為「絕學無憂」,意思是:不要跟學當時走紅的「顯學(聖智禮法)」,以免擾攘天下。一個人的本性,沒有被後天的人為思想所薰染過,也沒有被後天的技巧雕鑿加工過,原本是純樸的。

        百姓學習當時走紅的「顯學(聖智禮法)」,會破壞百姓純樸的本性。唯有不學功利之學,不學機巧心機,才能保持本性的純良。唯有拋棄聖智禮法的「浮文(外表華麗內容空泛的文章)」,才能免於憂患。

        老子說「絕學無憂」,這是老子對於當時社會風氣的諷刺,也是修道的心法。老子擔任過「圖書館館長」,他當然博覽群書,鑽研過各種知識。老子修道之後,了解到後天的學問,會阻礙修道。
    
        以「唯識學」來解釋「絕學」,學習後天的學問,是用自己的第六識「意識」的分析判斷功能來學習,學習越多,讓第七識「末那識」產生更多的「妄想執著」,更加蒙蔽自己的「自性」。所以,老子才會說「絕學」才是修道的正確途徑。

        事實上,「絕學」這兩個字,要分兩個階段來解釋:第一個階段:要精進學習學問;第二個階段:要懂得捨棄學問。

        要學習佛法,首先你要先精進學習佛法學問,明白道理之後,再依照佛法學問的方法,捨棄佛法學問來修道。

        第一個階段:要精進學習學問。修行菩薩道的方法為「六度波羅蜜」,分別是「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」,其中的「精進波羅蜜」的「精進」就是「身體勤勞、不懈怠」的意思,學習佛法要勤勞、不懈怠。

        第二個階段:要懂得捨棄佛法學問。在《金剛經》中,釋迦牟尼佛說:「汝等比丘,知我說法,如筏喻者,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。」,「筏」是船筏,是指佛法,「筏喻」是說:佛法就好像過河用的竹筏一樣,渡脫生死苦海,到了對岸,一定要離開竹筏才能上岸,到達涅槃的境界。學習佛法,就要懂得「捨舟登岸」,放下一切賴以超脫生死的佛法。

        老子和釋迦牟尼佛的教導是一致的,老子不但提倡要認真學習學問,而且他還分為「為學」和「為道」的兩種不同的學習方法。

       《道德經》第四十八章原文:


        為學日益,為道日損。損之又損,以至於無為。無為而無不為。

       《道德經》第四十八章翻譯:
        求學問是一點一點累積起來的,越學習,知識越多;修道是把所有的知識學問,以及一切心中所有的妄想執著,慢慢的減少,以至於達到無為的境地,無論什麼都要放下丟掉。所以,「學問」是加法,「修道」是減法,什麼都要空掉,這兩者的學習方法剛好相反。

        第一個階段:「為學」是對「形而下」學問的學習,是外求的,能夠一天一天的增長學識,用的是「加法」,就像釋迦牟尼佛所說的「精進波羅蜜」。

        第二個階段:「為道」是對「形而上」生命的探討,是內求的,要去除貪、瞋、癡三毒和顛倒夢想等等,所以一切的學問知識,必須一點一點的損掉,用的是「減法」。

       「損之又損,以至於無為」,損掉一切的學問知識;「以至於無為」,損掉到最後,連「空」也損掉,損掉到「一無所有」。就像釋迦牟尼佛所說的「筏喻」,要「捨舟登岸」,放下所有的佛法;「無為而無不為」,然後「如來藏(自性)」顯現,這時就會無所不有,無所不知。

⑵「不除妄想不求真」對初學者而言,可能看不懂它在表達什麼?其實道理很簡單,引兩句《金剛經》的經文來說明就懂了。《金剛經》: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。」又說: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,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。」只要內心產生「要去除妄想,要追求真理」的想法,立即成為「有為法」和「相」的狀態。因為,有此想法,表示在你的意識內,尚有「我有妄想,我不知道真理。」的潛意識思想,如此便有了「分別對待心」。在佛的境界裡,只有「絕對論」,而沒有「相對論」,所以六祖惠能說:「不思善,不思惡。」,《般若心經》說:「不生、不滅、不垢、不淨、不增、不減。」。

        以「唯識學」來解釋,「妄想」和「真理」都是自己的第六識「意識」的分析判斷結果,再傳達結果給第七識「末那識」之後,就會產生「我要除妄想」,「我要追求真理」的「妄想執著」,更加蒙蔽自己的「自性」。

        所以,永嘉禪師才會告誡禪修者,修習靜坐禪定的時候,必須要「不除妄想不求真」。修習靜坐禪定,遇到「妄想」出現時,你的念頭只是默默的注視著「妄想」,不去理它,「妄想」就會消失不見,這才是修習靜坐禪定的正確方法。

⑶「無明實性即佛性」可以直譯為「無明有明皆佛性」,因為與「無明」相對的就是「有明(實性)」。這要舉個例子比較容易解釋:假設「佛性」是「海水」,「無明」是「海浪」,而「實性」就是平靜的「海水」,亦即沒有受風吹擊狀態的「海水」,也就是「非海浪」。

        好!現在我們仔細來觀察,「海浪」的成份是「海水」,而「非海浪」的成份也是「海水」。原本「海水」是沒有動靜的分別,都是由「人心」生起「分別對待心」,才有所區別。

        修道就是要了解「無明」與「實性」都來自佛性,而以另外一個角度來探討,「無明」與「實性」根本就是虛妄不存在的東西,都是由「人心」所想出來的東西。

⑷「幻化空身即法身」可以用另外一句詩來解答:「佛在靈山莫遠求,靈山只在你心頭,人人有個靈山塔,好向靈山塔下修。」人人皆有一個「自性佛」,所以修道的目的,是想把自性佛從肉體中顯現出來,也就是說自性佛(法身)就藏在肉體內。

(四)備註:


        有些書籍把「閒道人」寫成「閑道人」,經查字典得知,「閑」同「閒」字,並非寫錯。

(下文請看本書)

    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