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◆「上帝」試驗「亞伯拉罕」對祂的忠心

 上帝「耶和華」是無所不知的,全能的「神」,祂應該知道「亞伯拉罕」的心思,居然還要用一種駭人聽聞的方法,來試驗「亞伯拉罕」對祂的忠心。真是讓人懷疑,上帝「耶和華」自稱是全能的「神」,到底是真是假?

 

    上帝「耶和華」既然自稱「全能」,什麼都知道,那為什麼還要命令「亞伯拉罕」,帶著他和元配「撒拉」所生的獨生子「以撒」到山上,然後親手殺掉來祭「神」,以示「亞伯拉罕」對「神」的忠心。

 

●《舊約聖經》創世記:

17:1 「亞伯蘭(是『亞伯拉罕』的原名)」年九十九歲的時候、「耶和華」向他顯現、對他說、我是「全能的 神」、你當在我面前作「完全人」。

17:2我就與你立約、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。

17:3「亞伯蘭」俯伏在地、 神又對他說、

17:4我與你立約、你要作「多國的父」。

17:5從此以後、你的名不再叫「亞伯蘭」、要叫「亞伯拉罕」、因為我已立你作「多國的父」。

 

●《舊約聖經》創世記:

22:1這些事以後、 「神」要試驗「亞伯拉罕」、就呼叫他說、「亞伯拉罕」、他說、我在這裡。

22:2 「神」說、你帶著你的「兒子」、就是你「獨生的兒子」、你所愛的「以撒」、往「摩利亞地」去、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、把他獻為「燔祭」。

 

    「燔祭」是指將所獻上的整隻「祭牲」,完全燒在祭壇上,全部經火燒成灰的一種祭祀儀式。

 

    「燔祭」是「猶太教」的「五祭(燔祭、素祭、平安祭、贖罪祭、贖愆祭)」之一,也是允許「非猶太人」到聖殿獻上的一種祭。「猶太教」的「燔祭」是《舊約聖經·利未記》中提到的第一種祭物,需要將這種祭祀,不可為任何人留下一點肉,被認為是最好的一種祭祀。

 

    上帝「耶和華」居然要求「亞伯拉罕」,把他的兒子「以撒」當作「祭牲」,完全燒在祭壇上。令人驚訝的是,「亞伯拉罕」居然沒有問原因,就照上帝「耶和華」的指示,把他的兒子「以撒」帶到山上。「亞伯拉罕」冷血的程度,真是令人不寒而慄。而歷代的「基督教徒」,居然還歌頌「亞伯拉罕」對上帝「耶和華」的忠心不二。

 

●《舊約聖經》創世記:

22:3「亞伯拉罕」清早起來、備上「驢」、帶著兩個「僕人」和他兒子「以撒」、也劈好了「燔祭」的柴、就起身往 「神」所指示他的地方去了。

22:4到了第三日、「亞伯拉罕」舉目遠遠的看見那地方。

22:5「亞伯拉罕」對他的「僕人」說、你們和「驢」在此等候、我與「童子」往那裡去拜一拜、就回到你們這裡來。

22:6「亞伯拉罕」把「燔祭」的柴放在他兒子「以撒」身上、自己手裡拿著火與刀.於是二人同行。

22:7「以撒」對他父親「亞伯拉罕」說、「父親」哪。「亞伯拉罕」說、我兒、我在這裡。「以撒」說、請看、火與柴都有了、但「燔祭」的「羊羔」在哪裡呢。

22:8「亞伯拉罕」說、我兒、 「神」必自己預備作「燔祭」的「羊羔」.於是二人同行。

22:9他們到了 「神」所指示的地方、「亞伯拉罕」在那裡築壇、把柴擺好、捆綁他的兒子「以撒」、放在壇的柴上。

22:11「耶和華的使者」從天上呼叫他說、「亞伯拉罕、亞伯拉罕」、他說、我在這裡。

22:12「天使」說、你不可在這「童子」身上下手、一點不可害他.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 「神」的了、因為你沒有將你的「兒子」、就是你「獨生的兒子」、留下不給我。

22:13「亞伯拉罕」舉目觀看、不料、有一隻「公羊」、兩角扣在稠密的小樹中、「亞伯拉罕」就取了那隻「公羊」來、獻為「燔祭」、代替他的「兒子」。

22:14「亞伯拉罕」給那地方起名叫「耶和華以勒」、〔意思就是「和華」耶必預備〕直到今日人還說、在「耶和華」的山上必有預備。

22:15「耶和華的使者」第二次從天上呼叫「亞伯拉罕」說、

22:16「耶和華」說你既行了這事、不留下你的「兒子」、就是你「獨生的兒子」、我便指著自己起誓說、

22:17論「福」、我必賜「大福」給你、論「子孫」、我必叫你的「子孫」多起來、如同「天上的星」、「海邊的沙」、你「子孫」必得著「仇敵」的城門。

22:18並且地上「萬國」都必因你的「後裔」得福、因為你聽從了我的話.

 

    當我閱讀完這個章節,我去找我一些「基督教」的朋友,詢問他們的看法,他們的答案令我很吃驚。有的說,這是「神」的安排;有的說,這就是為什麼「神」特別鍾愛「亞伯拉罕」的原因,因為他對「神」忠心不二。

 

    天啊!居然沒有人認為上帝「耶和華」很殘忍;也沒有人指責「亞伯拉罕」的「心狠手辣」,為了表示自己對「神」的忠心不二,可以毫不猶豫的殺掉自己和「元配」所生的「獨生子」。

 

    我很懷疑,現在的「基督教徒」,假如上帝「耶和華」向他顯現,跟「亞伯拉罕」一樣,命令他們把他們的「兒女」殺掉,獻為「燔祭」,不知道他們會不會照做?

 

    不知道各位「讀者」有何感想?

版權所有© 2020-2025 《看懂》系列叢書
www.kandonbook.com
背景音樂:Origin. 作者:Seo

bottom of page